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河北冀泵源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熔盐液下泵
熔盐液下泵
在薄膜稀释法固体烧0碱消费中,高浓度高沸点烧0碱的稀释采取熔盐作为加热介质。采取熔盐的长处是,在常压下即可取得300-500℃的低温,这比用低压蒸汽加热经济、平安,也比用间接火加热轻易掌握,能保障产品德量。熔盐液下泵的工况特征和选型请求如下。
、熔盐的组成为KN0。53 0A,NaN0:40%,NaN037%。德国KSB公司的熔盐液下泵用轴上自带的风扇进行风冷,后果不如水冷夹套好。在此比例下熔盐的粘度0小,480℃时的粘度为1。5cP,因而活动性好。泵清水测试性能可作为保送熔盐时的性能,对流量、扬程和效力均不修改,但轴功率为原清水泵的1。73倍。
第二、用氮气掩护。空气中的氧气会使低温熔盐中的NaN03氧化为NaN03,使其粘度急剧增添。为此,应在熔盐储槽液面上方用0.05MPa(G)压力的氮气进行掩护。液下泵轴封应避免空气漏入,又要增添氮气耗量。
第三、低温熔盐有很强的氧化性,要避免接触有复原性的铝、纸等物资,避免光滑油漏入储槽。泵出口法兰处要严防走漏,避免烧0伤人员。
第四、因为卧式熔盐泵轴封难度大,熔盐走漏有风险性,故个别采取液下泵。
第五、为延伸溶盐液下泵的长度,进步其运用牢靠性,熔盐储槽宜设计成卧式圆筒,或高径比小的立式圆筒。
构造特征
低温液下泵与常温液下泵的重要差别是要偏重处理与热收缩、低温机械强度和刚度有关的一系列构造设计问题。
、构造上的热对中性某些低温液下泵采取惯例液下泵构造,即用一根出液管。泵运行 时,出液管内充溢低温溶盐,而中心支持管仅下部接触熔盐,出液管的温度比支持管的高,因为热收缩量不同发生的热收缩力很大,易使泵体偏斜,延伸底轴承寿命,或使叶轮与泵体密封环相碰,密封环偏磨,内走漏增大。日本酉岛制造所的熔盐液下泵用双出液管构造,清除了轴向的不平均收缩)。
第二、悬臂式 某些熔盐液下泵有液下底轴承,因熔盐的光滑性不好,且低温下滑动轴承的间隙值难选得适宜,下轴承寿命不长。轴套有磨损使叶轮偏斜,径向向心力增大,进一步加剧轴套和叶轮密封环磨损。因而,这种有底轴承构造的液下泵检修频繁,合理的构造是采取悬臂式构造。
第三、双蜗壳泵体可大幅度减小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的径向力,减小悬臂端挠度。双蜗壳泵体与双出液管联合,取缔了单出液管双蜗壳泵体中180度的隔板,简化铸造。
第四、增强轴承冷却办法 大多数低温液下泵底座上方的下轴承处有水冷夹套。德国KSB公司的熔盐液下泵用轴上自带的风扇进行风冷,后果不如水冷夹套好。瑞士RH泵公司的低温液下泵的轴承用稀油强迫循环光滑。光滑油是应用轴承下方的小叶轮进行循环,轴承座正面设置油箱,内有冷却盘管。轴承的密封用非接触式折流罩密封,处理了低温液下泵漏油 问题。
第五、泵轴封方法要斟酌低温下的寿命问题和便于改换。熔盐液下泵的轴封是针对氮气的密封,各水泵厂都采取填料密封,向填料腔中部的灯笼环处通入氮气。填料腔周围设水冷夹套延伸填料寿命。
液下泵常见的故障
液下泵常见的故障
液下泵依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须要而制成。液下泵任务局部淹没在液体内,因此轴封无液体飞溅景象;泵运转发生的轴向及径向力分手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持,因此运行无乐音;个别温度较高(300度以上)的介质轴承箱部件处有冷却体系,用冷却水带走热量。
液下泵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个别依据介质的请求选用,有金属和非金属材质。
液下泵在传动和旋转方向:泵通过爪型弹性联轴器由电动机间接驱动,从电动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液下泵普遍用于化工、石化、冶炼、染料、农0药、制药、稀土、化肥等行业,在贮罐上保送各类介质,开式叶轮的可用于保送含固体颗粒的介质。液下泵是将电动机和离心泵一起浸入油罐底部,电动机与离心泵紧紧相连,带动叶轮给油品增压,将油品推送至宗旨贮油器,完成付油或零位罐向立罐输油。
进水管和泵体内有空气
(1)液下泵启动前未灌满意够的水(实践上液下泵不须要灌引水),有时看上去灌的水已从放气孔溢出,但未转动泵轴交空气完整排出,致使少许空气残留在进水管或泵体中。
(2)与液下泵接触的进水管的程度段顺水流方向运用0。5%以上的降落坡度,衔接液下泵出口的一端为0高,不要完整程度。假如向上翘起,进水管内会存留空气,降落了水管和液下泵中的真空度,影响吸水。
(3)液下泵的填料因临时运用已经磨损或填料压得过松,形成少量的水从填料与泵轴轴套的间隙中喷出,其后果是内部的空气就从这些间隙进入水泵的内部,影响了提水。
(4)进水管因临时潜在水下,管壁侵蚀涌现孔洞,液下泵任务后水面一直降落,当这些孔洞显露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民进水管。
(5)进水管弯管处涌现裂缝,进水管与液下泵衔接处涌现渺小的间隙,都有能够使空气进入进水管。
液下泵转速低
(1)人为的因素。有局部用户因原配电机***,就随便配上另一台电动机带动,后果形成了流量小、扬程低甚至不下水的效果。
(2)液下泵自身的机械故障。叶轮与泵轴紧固螺母松脱或泵轴变形曲折,形成叶轮多移,间接与泵体磨擦,或轴承***,都有能够降落液下泵的转速。
(3)能源机培修不灵。电动机因绕组销毁,而失磁,培修中绕组匝数、线径、接线方式的转变,或培修中故障未彻底0消除因素也会使液下泵转速转变。
液下泵吸程太大
有些水源较深,有些水源的外围地势较平整处,而疏忽了液下泵的允许吸程,因此发生了吸水少或基本吸不下水的后果。要晓得液下泵吸水口处能树立的真空度是有限度的,相对真空的吸程约为10米水柱高,而水泵不能够树立相对的真空。而且真空渡过大,易使泵内的水气化,对水泵任务不利。所以各液下泵都有其0大允许吸程,个别在3-8。5米之间。安液下泵时切不可只图不便简朴。
水流的进出水管中的阻力丧失过大
有些用户经过测量,尽管蓄水池或水塔到水源水面的垂直间隔还略小于液下泵扬程,但还是提水量小或提不下水。其起因常是管道太长、水管弯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丧失过大。其起因常是管道太长、水管弯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丧失过大。个别状况下90度弯管比120度弯管阻力大,每一90度弯管扬程损践约0。5-1米,每20米管道的阻力可使扬程损践约1米。此外,有局部用户还随便液下泵进、出管的管径,这些对扬程也有肯定的影响。
其它因素的影响
(1)底阀打不开。通常是因为液下泵放置时光太长,底阀垫圈被粘逝世,无垫圈的底阀能够会锈逝世。
(2)底阀滤器网被梗塞;或底阀潜在水中污泥层中形成滤网梗塞。
(3)叶轮磨损重大。叶轮叶片经临时运用而磨损,影响了液下泵性能。
(4)闸阀可止回阀有故障或梗塞会形成流量减小甚至抽不下水。
(5)出口管道的走漏也会影响提水量。
液下泵的主要零部件
液下泵主要有以下零部件,现在详细介绍如下:
(1)叶轮 叶轮是液下泵的关键部件。
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三种。闭式叶轮适用于输送清洁液体;半闭式和开式叶轮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这类泵的效率低。(4)液位控制器的选用,在保证其可靠性的前提下和设备、介质、环境等相匹配。
按吸液方式不同可将叶轮分为单吸式与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液体只能从一侧吸入。双吸式叶轮可同时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它不仅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基本上消除了轴向推力。
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状,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三种。由于后弯叶片有利于液体的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故被广泛采用;径向叶片主要应用在部分流泵和无堵塞泵中;前弯叶片在液下泵中应用。
(2)导叶和泵体 为了减少离开叶轮的液体直接进人泵壳时因冲击而引起的能量损失,在叶轮与泵壳之间有时装置一个固定不动而带有叶片的导轮。导轮中的叶片使进入泵壳的液体逐渐转向而且流道连续扩大,使部分动能有效地转换为静压能。多级液下泵通常均安装导轮。
蜗牛形的泵壳、叶轮上的后弯叶片及导轮均能提高动能向静压能的转化率,故均可视作转能装置。
(3)轴封装置 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在轴和泵壳的接触处必然有一定间隙。为避免泵内高压液体沿间隙漏出,或防止外界空气从相反方向进入泵内,必须设置轴封装置。液下泵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函和机械(端面)密封。填料函是将泵轴穿过泵壳的环隙作成密封圈,于其中装入软填料(如浸油或涂石墨的石棉绳等)。机械密封是由一个装在转轴上的动环和另一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所构成。两环的端面借弹簧力互相贴紧而作相对转动,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机械密封适用于密封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输送酸、碱、、及***的液体
浅析液下泵安装要求及拆卸顺序
液下泵是悬臂式免维护液下式离心泵,轴承在液面以上,下面采用无密封形式,是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需要而制成的,那么安全要求有哪些呢?及拆卸顺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让小编来一一为您解答。
液下泵的安装要求:
1.液下泵须要垂直安装在夜料池或水槽上面的固定支架上;
2.液下泵的吸入口距离池底部应>200mm;
3.液下泵的出口管路一定要另设支架,不允许将其重量直接落在泵体上。填料函是将泵轴穿过泵壳的环隙作成密封圈,于其中装入软填料(如浸油或涂石墨的石棉绳等)。
液下泵的拆卸顺序:
1.关闭压出管路中的闸阀,卸掉凸出管上部分法兰的联接接管,拆掉一段管路,其长度以不妨碍泵的起吊为准。
2.松开电机架与电机的联接螺栓,吊去电动机。
3.拆下泵体与支架的螺栓,旋掉叶轮。
4.拆下中部支架,拉下联轴器。
5.拆下轴承体上下轴承盖,塑料自吸泵即可检查轴承状况。
以上就是对液下泵安装要求及拆卸顺序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